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

傳說中的滑雪場 - Silverton Mountain [03/18]

  如果你還不認識Silverton mt.滑雪場,讓我先來稍微介紹一下,你就會明白為何我會說是"傳說中的滑雪場"。

  Silverton mt.滑雪場位於Denver西南方,車程約6個半小時左右。Silverton mt.算是一個很新的滑雪場,自2002年1月才開始營業。而這座雪場最屌的事情有下列幾點:

1. 全山都是玩backcountry。
2. 只有一條纜車。
3. 北美最高的滑雪場(山頂海拔4110公尺)。
4. 最簡單的坡度35度(雙黑線or某些黑線)。
5. 採預約制,並且限制每日上山人數。


  Silverton mt.滑雪場的收費並不比Aspen低。它們的一月到三月是強迫要多花錢請一個guide,然後guide帶著一隊人滑(一隊八人以內)。費用為:一月 - 119元;二月和三月 - 129元。如果你要請私人的guide,收費則是425元。

  因為這座雪場都是玩backcountry,意思就是說都要爬山才能滑(只是爬的路程長短),所以如果你不想要爬山,可以坐直升機上山,一趟是159元。另外,你也可以包一整天,坐六次直升機上山是999元。


  Silverton mt.更龜毛的規定是,它強迫每個人都要帶雪崩器材(avalanche equipment)上山,如果你沒有這些器材的話,必須要跟他們租,一整套是41元(包含:小背包、Beacon、Shovel、Probe)。所以像我們滑一天的費用,就是171元;不是我加法有問題,其中1元的費用,是road tex,買票時也強迫要付的。



  從base坐lift上山之後(3170公尺坐到3749公尺),你會看到左手邊有一間小屋,這是減少雪崩工作人員的辦公室,門口還有掛著一隻戴著goggle的elk。


  在小屋的前方處,有一個告示牌,告知整個雪場的範圍與路線,但這些都不重要,反正就是往下衝就對了。我覺得整個告示牌最有用的資訊是這一句話:"YOU COULD DIE HERE TODAY!(你今天可能會死在這裡)"。


  從告示牌開始,沒有其他的lift了,如果要繼續上山,就是要靠自己萬能的雙腳,努力的往上爬,爬愈高、滑愈長。剛開始第一趟,guide應該只是想要測試大家的滑雪技巧,所以只有往上爬約20分鐘的路,然後就往下衝刺。

  高達60度F的高溫,這裡雪況當然不能用powder來形容,但是不可否認的,這裡的雪確實滑起來非常的舒服;某些地方會出現雪塊的坡道,但大部分的地方滑起來都是綿密的感覺。在這樣的高溫下滑雪,我都不敢想像如果是在Keystone或Breck會有怎樣的慘況。


  來這裡滑雪,除了是滑雪技術的考驗,更是體力上的考驗。第一趟結束後,因為May與仔韻的速度跟不上其他夥伴,所以被迫分到其他隊伍去。

  第二趟的hiking可不是開玩笑的,一走就是一個多小時,而且是走在稜線上,上上下下的走著。每次爬到一個山峰頂,我都以為是到了目的地,沒想到放眼望去,還有一個...、兩個...、三個...山頭等著我們。


  有些地形不只是"陡"足以形容,再加上我們的腳上穿的是snowboarding boots,既不是snowshoes、也沒有上crampons,每次到了大斜坡處,都只能靠著四肢在地上爬行,不然就是拉旁邊的輔助繩。


  每次回頭往後看走過的路,都覺得自己怎麼這麼賤,要花錢來虐待自己;明明我是還滑雪的,怎麼搞的我是來爬山的。走著走著,也開始佩服起完攀七頂峰的Dr. Jason,真是太屌了。


  剛開始拍照時,我還會習慣性的閉氣拍照,減少手部的震動,後來真的完全沒有餘力去做這種蠢事。拿起相機之後,連LCD monitor都懶得去看它,直接半按對焦,隨便練續按個好幾張,有照到就好,沒照到就算了,老子也沒有那力氣去管了。


  爬了一個多小時,身體的疲累是不用再多講,我這輩子會的髒話都罵了好幾輪,主詞、受詞也都加進去了,還是罵到詞窮。爬過了無數山頭、上爬下切無數次之後,終於看到我們的目的地 - 反光板。看到這反光板,怎麼突然有一種到了合歡北峰的感覺。


  到達山頂之後,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身上那堆累贅物丟在地上。山頂上的風超大,這時候突然有一種想要被風帶著走的感覺。稍微休息片刻之後,大夥開始討論起等一下要下滑的路線。

  根據前一趟的經驗,我們今天帶隊的guide可以說是個廢物,不是拼命的橫切、就是都帶到雪況超差的地方,所以這趟我決定要滑我自己的路,沒有在管guide在吠什麼東西。果不其然,我選的路比那廢物好多了,最後Tim也說,反正guide說往左,我們就往右滑。我是付錢來滑powder的,可不是來滑冰的。



  不管怎麼滑,最後一定會接到一條超長的catwalk,滑到底之後大家腿都快癱了。Tim和我今天被分到的這一個team,除了guide很爛之外,其他組員的程度也真的不怎樣;每次我們兩人都坐在山上等了好久,看他們到底最後要滑到哪裡,我們在一起衝下去,若是一個跟著一個,肯定悶死。

  我們這組的隊員,除了我們兩個之外,其他都是女生;雖然她們技術不怎樣,但是腿力可以一流的,在爬山的時候,我們兩個人基本上是被海放,連她們的車尾燈都看不到。不過,若不以性器官來分辨男女,而用身材體格來區分的話,她們都超man的(美國應該很少有"女生")。


  切完catwalk之後,就是等著bus來接我們回base去坐lift。


  滑完Silverton mt.之後,Tim非常滿意,但是這個雪場對我來說,只不過就是個沒有錢蓋纜車的雪場。除非你很能走路,不然當你爬到山頂之後,腿也軟了,很難享受滑雪的樂趣。走路是很浪費時間的,一天走下來,頂多就滑四趟至五趟而已,而且每趟滑行時間並不長,幾乎都耗在坐車、坐lift、走路上。

  我覺得這座山太坑錢,美其名是為了大家的安全,所以一月至三月要請一個guide來維護大家安全,但請一個guide卻要多花80元(平常季節來滑,只要49元),價差實在太大。另外,強迫每個人都要帶雪崩器具,但是卻也在網站上寫明:"YOU DO NOT NEED ANY AVALANCHE TRAINING.(你不需要有任何雪崩訓練)",這點對我來講是完全沒有道理。既然要顧客帶裝備上山,卻也沒有教育大家要怎麼使用,那帶這些東西上山要幹嘛?我看許多人連probe要幹嘛用的都不知道吧!!

  這座山對我而言,唯一的優點就是在高達60度F的高溫下,還能有不錯的雪況。但如果Keystone和Breck的雪況都很好的話,這座山唯一的優點也隨著消失。Breck的最山頂,只需要走路10~15分鐘,滑下來的感覺並不會與Silverton mt.相差太多。


延伸閱讀:
>> 傳說中的滑雪場 - Silverton Mountain [03/17]


相關訊息:
>> Silverton Mountain官網

8 則留言:

  1. 你們真的太猛了, 要我走一個多小時, 可是會死人的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zack~
    請問一下
    雪崩器具是只可以預測雪崩或是提醒某些行為會造成雪崩嗎? 還是說萬一發生雪崩的搜救維生工具呢?

    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3. Ivan.

    我想你要問的應該是雪崩器具裡面的"beacon"吧?! 目前要預測雪崩的話,基本上都是要靠"人"去判斷,"機器"還沒有辦法做到。

    beacon(avalanche transceivers)可以用來發送訊號(但是你一定要記得打開開關...),也可以轉換成搜救的模式,來搜尋附近一定距離的訊號。但beacon不能幫助victim脫困,也沒有辦法當成維生工具。

    回覆刪除
  4. 看到前半部.全山都是backcountry ..全身都沸騰了起來..
    再看到後面...真的很解High
    滑這座山.跟去年我們滑Vail的backcounrty比起來..如何??

    回覆刪除
  5. Silverton的好處是,很難遇到別人滑過的雪道,因為山太大了,到處都可以滑,而且人數是被限制的,所以雪不會被滑爛。

    Vail的好處是,hiking的比較輕鬆,不用那麼辛苦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我最近在電視上有看到個滿不錯的雪崩自救器材, 長得像是衣服一樣穿在身上, 當一個人發現有山崩, 他可以立刻按衣服上的按鈕, 會立刻讓衣服像飛機上的救生衣自動吹氣, 而且size比飛機上的還要大好幾倍. 有這衣服的原理是輕(密度低)的東西會往上跑, 重的則往向沉. 衣服裡充滿了空氣, 被埋在雪裡的深度減少, 搜索隊也能比較快把人挖出來. 這衣服另一項特有的功能是所有同伴穿的都有無線的"同步".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人按了按鈕讓衣服充氣, 所有其他同伴也會一起急速肥胖起來.
    這樣後知後覺的同伴被獲救的機率也會大許多.
    不過我看電視他們在演練的時候還滿好笑的, 一個人不小心按到紐, 所有人的衣服都膨脹起來, 很無奈的看著對方

    回覆刪除
  7. to Wayne
    你說的是像這種東西嗎?
    http://www.ferrino.it/en/homepage/products/BACKPACKS/high_lab_103/cybersafe_30_2533

    之前有看到過但是我不知道這到底有沒有用處@@

    回覆刪除
  8. 我沒有被埋過,沒法實驗;不過去受訓練的時候,教練是說有用,但"知識"更有用,所以我們付錢去上課是對的 =.=''

    我們訓練的時候,試圖要引起大的雪崩,有一次教練把一整塊大的雪簷(約五公尺寬左右)給"踩"了下去,也只是引起小規模的雪崩。要遇到電影一樣的大雪崩,還真的需要一點" 運氣",天時、地利、人合吧...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