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

如何穿衣服(上衣篇 - 基本原則)

  這篇文章只是提供大家一個觀念,並不是準則,"如何穿衣服"這包含太多主觀的因素在其中,例如本身體質怕不怕冷,我常在滑雪場看到明明是零下的溫度,有的人包的跟米其林寶寶一樣,有些人只穿一件長袖t-shirt外加一件帽T就衝了,所以以下的穿衣方法僅是一種通用的原則,最終還是要你親自去嘗試、體驗過後,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穿衣模式。


  一般提到穿衣服,最常聽到的便是三層式穿法(或稱為洋蔥式、多層式),簡單的說就是因應當時環境的需求,對穿著數量作增減;而三層是指:
1. Base layer - 底層
  排汗層;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內衣,這層主要的目的是將你的汗吸附掉
  ,而不會留在你的身上,或是流到內褲裡;所以良好的底層衣服可讓
  你保持乾爽、並提供最基本的保暖效果。
2. Mid layer - 中層
  保暖層;這層是提供你足夠保暖的關鍵,基本上是取決於衣服的厚度
  與材質。
3. Outer layer - 外層
  防風防水層;也是登山客常說的雨衣,這層主要是提供你防風與防水
  ,並且是輔助保暖層的關鍵。

Helly Hansen的網站中有非常有趣的動畫介紹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去看看。

  因使用環境、溫度、相對溼度〔見附註一〕、用途....等的不同,都會影響三層式穿法的效果,而且只要其中一個因素改變,穿著方式也必須跟著改變;在同樣是20度的狀況下,即使穿著一樣高效能的排汗衣在慢跑,在台北和在波特蘭是不一樣的,在台北相對溼度較高 - 約70%,波特蘭相對濕度較低 - 約45%,理論上波特蘭跑者的衣服會比較快乾,並且透氣會比較好,而台北跑者的衣服會比較慢乾,所以台北跑者的衣服可能要穿的更薄,或是選用更快乾的材質的排汗衣。

  有了這三層式穿衣的觀念之後,在之後的文章中,我將會把這三層細分出來,另外分享一些的相關文章,不過我還是要再次聲明,文章的內容是根據我自己主觀的描述,所以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見解,若你覺得有可議之處,可寫意見或mail給我,我們可以討論討論,因為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答案。。

附註一:相對濕度是指在一立方米空氣中,實際水蒸氣量和飽和水蒸氣量的比較,其中飽和水蒸氣量是經過實驗後的數值(理論上的最大飽和量);例如在溫度20度C下,理論上水蒸氣的最大飽和量為17.117克,但在台北街頭實際的水蒸氣量只有11.9819克,所以11.9819 ÷ 17.117 = 70%的相對濕度。
要看簡單的一點的解釋,請點這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