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

Whitewater Rescue 激流救援 基本觀念

  有很多人會認為水域救援很容易,不就是將victim"撈"起來而已;當然也有人意會到水域救援的困難度,像是參雜著地形、天氣、水...等因素。我個人認為,水域救援也好,一般山難救援、或是倒塌大樓救援...等,都是不可能分出救援難易度高低,因為面對不同的狀況與環境,相互之間會有很大的差異。舉例來說,水域救援時,我們必須要考慮到victim是否會有立即溺斃的危險、即使救起之後,還要擔心有低體溫的狀況;在救援時,不但要考慮victim和rescuer,還要考慮到水的力量,即使是使用繩索進行救援工作,這時加上水的重量,可能要付出比平地上救援的雙倍,甚至更多的時間與力量。


  完成一場成功的救援,並不是巧合。要談激流救援前,我們必需要了解如何能夠成功完成救援,這包含了四個元素:

 * 訓練
 * 練習
 * 經驗
 * 判斷

上述的前兩項元素,相信都是大家可以體解的,而且對於一般人來說,都是很容易自我達成,不過後面兩項元素則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,而且也是比較不容易達成的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:去台大排隊骨科權威之一 - 韓毅雄醫師的門診,等了好幾個小時之後,進去給醫生看不到五分鐘就診斷完畢;如果沒有辦法想清楚的民眾,可能會覺得很困惑吧 - 這就是所謂的經驗與判斷。不過,這就代表有經驗的老鳥,所做出的判斷一定是正確嗎?我覺得那到未必。無論是一位老經驗的醫生或是一位老經驗的rescuer,在下判斷時,我不認為會有百分之百的絕對正確,如果能達到百分之九十那已經是非常非常好的了,有可能有人會問說:那剩下的10%呢?那就是靠平常的訓練與練習,再加上臨場應變能力。

  接下來要講到救援時的四大原則:定位 - Locate、接近 - Access、穩定 - Stabilization、轉送 - Transport。其實記英文還蠻好記的"LAST"。

〔Locate〕如果不知道victim在哪裡,那就不用談救援了,應該要談拜拜或卜卦之類的。救援人員必需要清楚的知道victim在那一個地點,有時可能很容易就看到、有時可能要轉過一個溪流的轉角、甚至可能要垂降一段距離。

〔Access〕這裡談的接近並不是一定指救援人員的接近,我覺得很多救援人員太想要當英雄,一發現victim之後,就想要第一時間的飛過去救他。接近也可以是指救援器材的接近,例如繩索長度是否可以接觸到victim、直昇機是否可以在此進行吊掛救援...等。也可以是指溝通的接近,是否可以跟victim進行溝通,緩和緊張的情緒,甚至victim可透過溝通做自我救援。

〔Stabilization〕穩定victim是非常重要的。舉例來說:當一艘橡皮艇被石頭卡住時,變成傾斜45度,此時水不斷的灌入橡皮艇中,而上面的人都非常的驚慌;此時因為橡皮艇已經是被卡住了,所以情況似乎看似很危險,其實對於船上的人來說是相對安全的。

〔Transport〕最後就是要將victim轉送到安全的地方。將victim從原本受困的地方轉送到安全的地方,依照當時情況的不同,會有很不一樣的方法,有時候救援人員可能用手或是拋繩就可以將victim拉到安全地方,有時候可能要用其他較為複雜的繩索技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