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

洗水管

幾個星期前,因為要開始在舊家煮些東西,但又覺得舊家的管線老舊(好幾年沒人用),而不敢用既有的水,只好去賣場買大容量的瓶裝水回來使用。另一方面,則開始著手研究,怎麼解決老舊水管骯髒的問題,後來則找到了"洗水管"這玩意。

幾天前,因為Vic Wu在FB上放了一篇"果汁飲料的真相!!"的影片,而在底下回文中,有位Feng Liu寫了句:"你家的白開水有送驗過嗎!?取得證明再喝吧^_^",讓我原本很想要回:"難道你家有驗?"。沒想到幾分鐘後,David就回:"莫非您家的水有送驗?" 剛聽到這句話的當下還覺得蠻有道理的,但後來我去查了一下之後,才發現這句話蠻傻的。如果要把家中的水送驗後才喝,我不如直接去買已經送驗過的飲用水回來喝還比較便宜。環保署的網站上有公告合格的水質檢驗所,而水質的各單項檢驗都是分開計價,光是檢查大腸桿菌群、亞硝酸鹽氮、氯、砷、鉛、鉻、鎘、鎳...等,就已經破萬元,而且你今天檢查通過,不代表你下個月水質一樣會通過,那我不如每個月去訂Evian回來,甚至還可以買到Fillico勒...



今天清洗完水管之後,透過陳先生細心的經驗分享,加上這幾個星期自己做的功課,對於"水管"也比較有認識了。過去我們家中的水,雖然看起來都是透明乾淨,但其中卻可能隱藏著許多看不見的問題,而且也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。

不管大樓水塔清潔有多乾淨,都不會清潔到家中的水管。而家中水管長期的使用下,不管你是使用什麼材質,或多或少都會有髒東西的殘留,有些是有味道、有顏色的,但有些則是無色無味的,喝下肚後也卻渾然不知。

今天透過高週波機器清潔家中水管,才把這些藏在管中的髒東西,全數清出來,而光是看到這些東西,就覺得我堅持去大賣場買瓶裝水回來用是正確的選擇。

家中自來水,姑且不論水庫上游是否有汙染,或是有像花園新城的糞水事件一樣,但我們也只能傻傻地相信台北自來水處最後的把關有做好,送出的水是合乎飲用水標準的送到我們家。但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乾淨的水不是直接就接到我們家的水龍頭,而是經過蔓延幾公里的管路,才接到我們大樓的水塔,再分到各戶。有誰可以保證,這些乾淨的水經過這幾公里漫長的輸送而不被汙染嗎?PB、LP、PVC、DIP、SSP...等目前存在台北地下的水管材質,至少我知道LP(鉛管)和PVC是有問題的,一個是會引起鉛中毒,一個則是現在吵得很兇的塑化劑問題。即使是在首善之都的台北都有這樣的問題,就不用去提其他地區了。更可憐的是,這些我們都沒有辦法去改變,除非你自己花錢,從自來水廠直接接一條SSP不鏽鋼管到自己家裡,不然水在運送過程中被汙染都是或多或少的。所以當自來水處宣稱水質都合乎標準,它指的是水廠裡的水,而不是送到我們家裡的水。



這也是為什麼遇到類似塑化劑這種問題,我都會講:不用太過擔心,因為我們都是活在一個有毒的世界,不可能不去接觸到毒,只能盡可能的少碰到而已。即使避不掉,至少也知道是怎麼死的~

因此,即使外部的水已經不乾淨,但我們也不用太悲觀,因為反正不是只有我們這樣喝,全台灣的人都是一樣這樣喝(南部的水就算煮過也沒人要喝,台北人該慶幸了),在沒有辦法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,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讓汙染加倍。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定期清水塔、洗水管的原因了。

洗水管有三種方式,臭氧、化學溶劑、高周波,而目前洗水管都是用高周波的方式為主。洗水管的公司目前愈來愈多間,但最大的只有兩間,而清洗方式都大同小異,最大的不同在於收費高低與清洗時間的長短而已。今天我們是從早上十點開始洗,洗到了下午兩點多,總共洗了四個小時多,整間房子的水管,從內至陽台都徹底的被洗了一遍。看著原本以為乾淨的水,從水龍頭開始噴出褐色鏽水,進而變成恐怖的深褐色,而且還帶著一堆不明懸浮物和屑屑,心想著:天啊~要是沒有洗過,我還真是不知不覺的喝了一堆補品勒!



在清洗之前,我用了玻璃杯裝了一杯水,作為清洗的對照組,最後做完洗水管的工作後,再另裝一杯水來比對。兩杯水分開來看,會覺得好像沒啥差別,但如果放在一起比較,光是用肉眼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兩杯水質的濁度差異。大家可以到相簿中看一下圖片(肉眼看差異更大):近開始在找不含矽靈的產品,發現洗髮精比較好找,但潤髮乳和護髮乳的產品卻不是多,而今天上網查了一下,才發現原來自來水中的氯,也會傷害我們的毛髮和皮膚。如果你對這有興趣的話,可以google一下關鍵字"自來水餘氯",或是去youtube搜尋一下,可以找到很多相關的文章。其中我有讀到一篇文章,是說大部分的家庭都只在意避免喝氯的問題,但其實刷牙漱口時卻常常忽略,而洗澡時也都是在吸入氯氣,身體的接觸更多。現在舊家的飲用水是有裝了愛惠浦的濾水器,但現在正在考慮要來換台全戶型的濾水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