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

縱容是恐怖的殺手

先前塑化劑的事情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,但也因為這件事情,讓台灣某種程度上來說是"揚名海外";曾幾何時,當我們還驕傲的說MIT勝過MIC時,沒想到真的是"龜笑鱉無尾"。


經過這幾個星期,每天新聞不斷的放送,電視節目也幾乎都是另闢一個單元來對塑化劑侃侃而談,我相信就算原本是個門外漢,也成了個似懂非懂的專家了。而事件爆發之後,我們的反應是什麼?驚慌!恐懼!生氣!對所有產品產生不信任感!... 那三個月後呢?半年後,甚至一年後呢?我們的反應又會是什麼?

所有的新聞都只是一時的,而我們也太容易跟著媒體的起舞而跟著搖擺,但隨著事件熱潮退去之後,我們是否有繼續追蹤,或是記起教訓。當現在正流行著塑化劑議題時,還有人記得美國牛、戴奧辛鴨、重金屬蚵...等等嗎?但我們總是風頭過後,似乎就沒有事情,只要不要再爆發,也不會有人繼續關注後續的發展...漸漸的也就淡忘了、習慣了。而這種類似的情況,在生活上、法律上、政治上...,也都有著一樣的狀況。

無論是昱伸、賓漢或還有其他間黑心廠商,將工業用的塑化劑添加在食品內,是該被大眾所唾棄的行為。只要有常識的成人,都應該知道工業用的和食品用的是不同等級,不可共用,何況它們還是廠商,更應該明白。但某種程度上來說,當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同時,昱伸和賓漢反而成了讓大家短暫覺醒的祭品。我們就像是下肢癱瘓的病人,長期泡在滾燙的熱水裡,都快被煮熟了也不自覺,突然間我們神經突然通了,才感覺到痛,驚慌的從熱水中跳了出來。但依照過去的慣例,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又會漸漸地癱瘓,漸漸地沒有知覺,直到下次又不知爆發什麼事件,才能又再度覺醒起來。

已知的危險,往往不是最恐怖的;最恐怖的是那些沒有被察覺的危險。

先講一個小故事。有兩名學生去逛士林夜市,其中一名學生要去買一杯珍珠奶茶時,被另外一名同學阻止。
A:ㄟ...你是白癡喔,這些都有塑化劑你還敢買。
B:對喔!那還是不要喝好了,好恐怖~
A:對阿!我們還是去吃別的好了...

上面的小故事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,但他們真的可以很"聰明"的避過塑化劑危險嗎?

走進夜市裡,他們先去吃了臭豆腐,而攤販為了不想要洗碗盤,直接將透明塑膠袋套在餐盤上,再將熱騰騰的食物放到上面給客人用餐,這些都一樣會吃進塑化劑。或是買一條豬血糕,老闆都會用塑膠袋裝著,這一樣是吃進塑化劑。或是去吃涮涮鍋,一堆商家都用塑膠筷子,當塑膠筷子在熱鍋裡泡著,也是一樣吃進塑化劑。所以一趟夜市走下來,自以為避開了可能含有塑化劑的珍珠奶茶,卻又吃下其他塑化劑食物,這是聰明還是無知?而像這樣的例子,有多少民眾會像他們一樣呢?

吃了馬上會死的毒藥,不是最厲害的,因為那害死不了太多人;吃了不會馬上死的毒藥,才是最強的。

PVC保鮮膜這問題存在多久了,但政府相關單位有立即解決嗎?民眾有在意嗎?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,不要使用保鮮膜微波,但有多少人知道,即使是在常溫,保鮮膜一樣有溶出塑化劑的危險?如果你到現在都還不知道保鮮膜的問題,我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民視異言堂的報導(民視異言堂 - 保鮮膜 保鮮魔)。

或許你可以很驕傲的說,你家的保鮮膜都是買最貴、最高檔的保鮮膜,像是PE、PMP材質,但別忘了上面的那則小故事,如果你會這樣想的話,就跟小故事中的無知學生是一樣的。除非你家有養牛、豬、雞,否則你都有可能去賣場購買,而賣場的保鮮膜是否會和你用的一樣高檔呢(根據環保署的統計,使用PVC與PVCD的保鮮膜,市佔率約九成)?另外,很多人愛吃的生魚片,若是沒有吃完的魚條,廚師也一樣是用保鮮膜直接包覆,所以當我們吃下肚的,一樣是有塑化劑的沙西米。

在強大的商業利益之下,損失的不只是我們下一代的LP,因為連政府的LP也沒有了...

去年九月環保署提出草案,預計要在2013年1月禁止使用及販售PVC及PVDC家用保鮮膜,但至今這草案遲遲沒有後續下文。即便是日後通過了,我也不禁要問,為何只有禁用家用保鮮膜?難道賣場商業用的保鮮膜就不會有毒嗎?

如果昱伸、賓漢和其他黑心廠商該受罰,那以一樣的標準,這些廠商每天都在毒害民眾,難道不用罰?不用管?不需要被禁止?而默許讓這些廠商繼續毒害民眾的政府相關單位,難道不用出面負責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