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

[ 金門之旅 ] 水調歌頭民宿

來到金門,如果不住一次閩南式古厝,那真的枉費來金門一遭。在金門機場時,上網查了一下當地著名的古厝民宿,剛好查到了這間"水調歌頭"。

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

[ 金門之旅 ] 到金門的第一步

原本還以為金門是小地方,機場應該鳥鳥的,沒有想到金門機場還蠻漂亮的,雖然沒有馬公機場華麗,但是卻超出我想像中的好(比起綠島或蘭嶼的機場來說,金門機場漂亮太多了)。

[ 金門之旅 ] 序

雖然過去旅行不下百次,但總是先於心中有個既定目標,也先查詢過相關資料之後,再行前往。而這趟的金門行,卻可以說是我人生真正第一次不同以往的旅行。

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

原來家裡酒還蠻多的~

一切都是從"黑金剛陳年高梁酒"開始,名字就好像很厲害的樣子,上網去查了一下,居然是停產的產品,更添加我對它的好奇(好想喝喝看啊...)。

Single Malt Whisky - Glenfiddich Ancient Reserve 18 yo

喝酒,對許多人來說,是為了應酬,但對於我來說,則是生活的一小部分。有的人喝酒是為了要忘掉不快樂的事情,想要用酒精麻醉自己;但對於我而言,喝酒是高興的,是一種享受,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原本是件快樂的事情。

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

買車卻不會開車的人還真不少~

  這陣子真的是被一堆事壓的快煩死,腦子都快炸開,每天晚上都在算投報,一堆數字在眼前晃來晃去,最近又碰上一堆私事,搞的胡思亂想,誰睡的著啊!!! 真想衝去Mod來杯whisky清醒一下腦袋。

  四點躺平,五點又起來,打開電腦看了一下美股、歐股,真是沒啥變化。上MSN遇到Ruby,結果她傳了一個影片給我看,看了之後真的是覺得超好笑。




  想到台灣也真的很多這種,只會買車、不會開車的人;看完這片,也讓我想起好幾年前,在我家旁的巷子,就遇到一個類似的情形。一位車主想要停進路邊一個車位,倒車前前後後差不多花了5分鐘,車身還是沒有倒進去,但我想說:算了,反正都到家了,也只有我一個人在等,就讓她練習一下吧。又過了幾分鐘之後,巷子轉進了兩台車在我後面等,不到幾秒鐘,後面的車主已經開始不耐蠻按下喇叭,我看情況不對勁,我便下車去找那位車主:小姐,可以讓我幫忙一下嗎? 就這樣幫她停好了車。

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

新玩具 - BCA Tracker II Beacon

  如果你嚮往backcountry skiing/snowboarding的環境,想要尋找一台好用的beacon,但是又不知道要買哪一台的朋友,你可能要特別注意我現在要介紹的新玩具了。

  之前在受雪崩訓練的時候,試過市面上一些不同的搜尋器(avalanche transciever beacon),但是我覺得最笨,但也是最容易上手的,莫過於BCA出的Tracker beacon。幾乎只要花個五分鐘就能完全了解這台機器的操作方式,然後運動神經和領悟力不要太差的朋友,大概三趟的模擬訓練之後,你就能掌握基本的搜尋技巧,對於初學者而言,Tracker beacon簡直是個神兵利器。

  現在BCA推出新款的第二代 - Tracker II Beacon,與第一代最大的差別在於機身重量與搜尋模式的改進。至於體積上,兩者大小還是幾乎一樣的(一代:13.2 x 8.6 x 2.5 cm,二代:13 x 8.5 x 2.5 cm)。

  在重量上,二代比過去一代機減輕了將近一半的重量(一代:385 g,二代:193 g),雖然看似只有少掉192公克,對於一個成人來說並沒有太大差別,但是以輕量化來說,減輕一半的重量確實是大躍進。

  在搜尋模式上,承襲上一代的簡易式操作,保持即時搜尋、數位化顯示距離與方向(real-time, digital display shows direction and distance)的功能,但是第二代在搜尋與顯示的速度上卻比第一代更快速。新一代的處理器升級,讓Tracker II在即使顯示上比舊一代快速,這也能大大的增加救援的速度。如果你有用過一代的BCA Tracker Beacon,它雖然是即使顯示,但是速度真的是有一點慢,所以當你在搜尋目標物時,動作往往要放慢,讓它數值能正確顯示出來,否則轉動速度太快的話,數值可能會被誤判,拖延了搜救的時間。另外,新一代的Tracker II Beacon,加入了多點搜尋(multiple burial indicator light)的新功能,也就是說,如果有一人以上同時被埋時,Tracker II Beacon可以同時搜尋並顯示目標物位置。這似乎是個強大的功能,但加入了這功能之後,看似更簡單操作的beacon反而變得不簡單;如果你是初學者,過去完全沒有使用過beacon,當螢幕上測量距離的數字不斷在改變(被埋的人距離遠近不同)、或是上頭的LED燈同時閃著不同的方向(被埋的人散落在不同地點),這時候你可能會被手上的beacon搞到瘋掉,一直在那邊B...B...B...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我是認為這是需要花時間去練習的,搜尋者必須在慌亂中保持頭腦的清醒,在腦中必須要有個很明確的環境地圖,才不會反而被機器搞的昏頭轉向。

  對我來說,一代的Tracker Beacon還是初學者的首選,因為功能最簡單、陽春,但是卻也是最實用的;而第二代的Tracker II Beacon,是比較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練習使用,是屬於進階型的beacon。但是在價錢上,一代Tracker Beacon目前是賣260元左右,二代Tracker II Beacon是賣330元左右,價格似乎相去不遠。


相關資訊:
>> BCA官方網站


延伸閱讀:
>> 令人著迷的滑雪探險 - Backcountry skiing/snowboarding
>> AAI / AIARE avalanche course
>> 傳說中的滑雪場 - Silverton Mountain [03/18]

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

Flow Binding - NXT FSE

  很多人對於Flow存有莫名的疑慮,覺得重?!覺得不堅固耐用?!覺得像尿布?!(好像只有我這樣覺得...)如果你現在還對Flow的binding有這樣的想法,你真的是老了。

  好幾年前,因為相當好奇,於是跟朋友借了flow的binding來玩一下,原本想說就只是把腳套進去就可以用,沒想到居然因為binding設定的太小,我的腳完全進不去。原本我也只是想說,那就稍微調整一下就好了,沒想到這個"稍微",卻花快半小時,而且也還是不怎麼舒服。另外,重量確實也是比一般binding來的重,滑行時是沒啥差別,但是坐纜車的時候就有感覺了。

  這個不好的印象確實跟了我好一陣子,直到去年Lance買了Flow M9用了一季,他覺得不錯用,再度引起我的興趣。今年去科州時,我先買了一個難用到爆炸的K2 Cinch CTX,後來實在太難用,我就把它退掉,上網訂了Flow NXT FSE。左上方這張圖並不是在雪具店拍的,而是在我們租的房間裡面拍的,今年除了我買Flow binding以外,May和Tim也加入Flow的行列。



  去年原本看到Lance用的很爽,就打算要買一組來用看看,沒想到最後還是敗給了Burton CO2(用了之後覺得C60、CO2、P1都差不多,用起來沒啥差別)。2010年新款的Flow binding,在扣環設計上跟以前不太一樣;以前改良過的flow binding是兩側都為可調式扣環,但是今年開始,都改為一側可調式扣環,就跟一般的traditional strap一樣。不過,無論是2010年款的或是之前的調整式扣環,我覺得跟Burton相比,都還是不太好用。



  Flow binding在重量上確實已經不用太過擔心,現在都已經輕量化了,就跟一般的binding差不多(以後再實際秤一下重量吧,消除大家的疑慮)。在調整方面上也進步許多,除了第一次要調整比較久一點之外,之後都不太需要變動。而且用flow binding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你以後就有藉口不用借別人你的雪具(除非很衰的,你的雪鞋和他一樣大小)。



  在highback傾斜角度的調整方面,我覺得也很容易,只要轉動扣環上的轉盤,就可以輕易的調整角度。

  如果你以前沒有用過flow binding,我的建議是先跟朋友借一下,不要跟Yonaka一樣,用了之後一肚子火。Flow binding由於是靠後面的highback直接壓上來卡住,所以和一般的binding在腳上的受力點是完全不一樣的。你會明顯的感覺在阿基里斯腱(跟腱)有壓迫的力量,但是在腳背上,幾乎沒有什麼壓力,反而有點鬆鬆的感覺(因為如果strap綁太緊,你的雪鞋不好穿進去或根本穿不進去)。像我剛開始用這flow binding的時候就很痛苦,因為我阿基里斯腱鈣化,每次只要一把highback綁上去之後,就是一整個疼痛;另外,我以前是很習慣把strap全部都綁到最緊,但用flow binding卻是鬆鬆的,讓我感覺很沒有安全感(但滑了半天之後就習慣了)。

  另外,flow binding有時候會選鞋型,像我和Tim一樣都是US 9號雪鞋,但是我使用medium size的NXT FSE就沒有辦法穿進去(鞋頭較寬),所以我就必須要用到large size的NXT FSE。


相關連結:
> Flow binding官方網站

令人驚豔的好風光 -澎湖

  雖然沒有去過世界各地,看遍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,但當我踏上澎湖的海邊,我才發現原來我錯過了這麼美的地方,居然就在離我最近的地方。

   幾年前,原本已經存好一筆旅遊基金,就打算到澎湖來好好度假一番,沒想到我朋友臨時有事發生,這筆錢就這樣全數借給我的朋友,套一句現在最流行的:意義 是三小,我只聽過義氣,沒聽過意義啦!



   去年暑假前,我們光合去了澎湖一趟,主要是去實際走一次整個之後要活動的區域,了解實際的情形與預期會發生的狀況,再加上有在地的家榮大哥相隨,與其說 是去工作,不如說是去渡假。我們一夥人,載著兩艘笨重的海洋舟,從花蓮開車一路殺到高雄,凌晨再到港口搭臺華輪前進澎湖。

  如果你有去 過加拿大的溫哥華島(Vancouver Island)觀光,你一定坐過它們的Ferry;臺華輪若和其相比,簡直是小朋友的尺寸,以同樣是下艙為載運車輛來比較,BC Ferry下面總共有八縣道,臺華輪卻只有四縣道,光是寬度就已經輸人家一半,更別說是長度與高度了(若再論及內裝的話,那根本就是藍教比雞腿 =.='')。

  還有一點讓我覺得非常不方便的是,開車進去船艙只允許一位駕駛進入,其他乘客必須要下車去走天橋上船;而且,車子開進 港口還要先停在旁邊去辦一些文件,真的是有點小麻煩。





   登上臺華輪之後,裡面的設備只有"簡陋"二次可以形容,不管你是坐舖或臥舖都是一樣簡陋。樓上船艙居然還有電動間,果然是很南部的設備。



  如果你不是很急著要上廁所,我是強烈建議不要使用船上的廁所,女生廁所那邊我不知道狀況,但 是男生廁所內的味道實在不是很好,進去之後會讓我覺得非常難過。船上也有沙龍店(當日沒開)和販賣部。



   搖搖晃晃好幾個小時之後,終於踏上了傳說中美麗的澎湖。下船之後,大夥找了間早餐店迅速裹腹,但即使肚子吃飽了,也無法清醒我們已經被搖晃過頭的腦袋, 所以我們馬上又找到一間咖啡店,用咖啡因補充一下能量。





   這次主要來到澎湖,就是要划獨木舟上無人島勘查地形,也由於是在內海划行,所以也較少海浪的影響。澎湖的海灘都是珊瑚所堆成,而海水清澈的程度也是讓我 印象深刻,我實在沒有想到在這樣過度開發的外島,還能有這麼乾淨的水質,這讓我更後悔沒有更早來澎湖,否則應該是更為漂亮。

  很多人對於 海洋舟都很好奇,感覺是個很好玩的運動,但對於我個人而言,我實在覺得海洋獨木舟太過於無聊。除了學習一堆海洋學相關知識和獨木舟操控技巧外,其實真正最 有用的,就只有自己的體能而已;只要你有力,就可以划的動,沒有力氣了,就算你再會看圖或操舟,一切都是空談。海洋獨木舟,並不適合追求刺激的年輕人玩, 你會無聊死的。但這完全是我個人的感受,就像如果一個過去完全沒有接觸這些戶外運動的朋友,或許一接觸海洋獨木舟之後,就覺得已經是他人生最大的挑戰,如 果有機會再去接觸風浪板運動或激流獨木舟,或許會心臟病發吧。

  雖然我常常抱怨海洋獨木舟是個無聊的運動,不過我還是推薦大家一定要自 己嘗試看看,或許你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。划獨木舟有時就像是爬山一樣,都是一種很累也很無趣的運動,但有人卻非常享受這種我看似自虐的行為,或 者會說是當達成時可以享受那種成就感。




   划完船之後,大夥到飯店陽台上坐著,靜靜的等著夕陽落下,這時是我感覺最享受的時候。以前只有聽過澎湖灣,卻也沒有辦法想像到底是長怎樣子,但當自己來 這裡玩了一趟之後,卻被它深深的吸引。

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

有趣的影片!!

  前陣子在youtube上面亂逛,結果就找到一部很好笑的影片,由於實在太過好笑,所以我立即msn給一些滑雪朋友看,反應也還不錯,就乾脆放上來給大家歡樂一下吧。

  這是一部由兩個大陸人(我猜應該是)拍的,主要梗是模仿東南亞口音講英文,然後配合一些怪動作,我自己是看了好幾遍,每一次都還是大笑。看完這部之後,似乎Wayne和Zeck都被激起翻拍的興趣,打算明年雪季也來搞一部。



  
  後來Zeck又傳給我看一部類似的影片,影片中只有聲音,然後主要的梗是學印度人講英文,然後點菜一直點豬肉(在印度,信回教的不吃豬、信印度教不吃牛,所以不是每個印度人都不吃牛)。這影片前面和後面都有台語出現,但是口音卻怪怪的,所以我也不知道影片中這兩位是哪一國人(Dee說有可能是新加坡人)。

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

打電話到全世界

  常常在出國的時候,如果你沒有預先購買好國際電話預付卡,就會不知道要怎麼打電話回台灣嗎?快點連線到這個網站吧,他會直接顯示你要 撥打的方式。

  一進入網站 之後,你會看到頁面中央有個很大的電話圖案,在話筒的左邊,有個選項寫著"Where Are You Calling From?",這就是問你:你是從哪邊要撥出去的,所以你要選擇你目前所在的國家。話筒的右邊寫著"Where Are You Calling To?",這是問你:你想要撥去哪裡,所以你要選擇你想要撥過去的國家。都選好了之後,只要看下中間紅色的按鈕"SUBMIT",在下一個網頁就會顯示撥 打電話的方法。


  舉例來說, 如果我要從美國打電話回台灣,我就在左邊選"United States",右邊選擇"Taiwan",然後按下紅色的按鈕"SUBMIT"。下一個頁面就會出現"011 + 886 + City Info..."。而"City Info"則是要選則你要撥打的城市,若我要撥打回台北,則選"Taipei"。完成後,按下Submit到下一頁面。


  下一個頁面中就會出現"011 + 886 + 2 + Local Number",其中011是代表美國的冠碼,886是代表台灣的國碼,2是代表台北市的區碼,Local Number則是你代表所要撥的對方電話號碼。舉例來說,對方的電話號碼如果是是"02-2712-3456",你在美國要撥回台灣時,就是撥打"011-886-2-27123456",原本的區碼02則不用理它。


  最後,利用這網站上面的查詢方式,主要是方便不熟悉的朋友使用,並不代表它的電話費就是最划算的喔;像是上面舉例的撥打011,其實這是透過美國最大的通訊業者AT&T的線所撥出去的。如果你在"Where Are You Calling From?"的地方選擇Taiwan,你會發現這網站上是顯示中華電信的002,所以如果你想要節省國際電話費的話,還是要另外自己比較一下。


相關資訊:
>> Country Calling Codes官方網站

  

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

今日恐怖攻擊指數 !!

  4月18號,當我走進Portland機場時,要進海關前,我發現到走到中央立著一塊相當有去的告示牌。牌上寫著:"National Threat Advisory",而下面共有五種顏色分級,今天則是顯示橘色"High"。

  這牌子的用意,主要是要告知遊客目前國家所處於的威脅指數,存在於高風險的恐怖攻擊陰影之下,並請遊客若發現任何可疑的事物,務必立刻通知警察或安檢人員。如果你有看過上一篇文章 - 一部足以顛覆你傳統思維的影片 - Zeitgeist,你或許會直接聯想到,這又是美國政府與背後權貴的陰謀,目的就是要製造人民恐慌的假象,從中或許最大利益。

  以前有一陣子因為要到各州去受訓練,所以進出機場相當頻繁,又因為911事件之後,所有的矛頭都指向賓拉登,搞的每次我看到那種有鬍子的、有帶怪帽子的、長得像中東人的都感覺毛毛的,好像恐怖攻擊就會發生在我的航班上的樣子。

  不過讓我感到驚訝的是,每個人從這牌子走過去,似乎也都不以為意,不會多做一秒的停留;感覺上,他們似乎已經習慣這樣的事件,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
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

Google的新玩具 - Google Wave

  你不知道什麼是Google Wave?甚至還沒有聽過Google Wave?你最好趕快跟上腳步,否則你將會被遠遠的拋在網路時代的後頭。

  Google Wave簡單的來說,就是一種新型態的溝通工具。雖然感覺好像是創新的產品,但其實在裡面可以看到太多現有工具的影子,像是wiki的共同編輯、email收發信、msn聊天功能、twitter...等。

  Google Wave是可共同編輯的工具。Wave可以像寄email一樣,單純做發收動作,但email的編輯方式卻可以像是在打Word一樣的自由;例如,如果你要回覆文章中的一句話,你不需要自己做引言的動作,直接就可以在文章中的文字上點選起來做回覆。這樣的功能就好像wiki百科一樣,你可以自由的編輯文章中每一字一句,Wave會將不同人所編輯的文字,用不同色框標記起來。

  Google Wave是完全即時性的。我們不用再像以前傳送email或Msn一樣,每次回講話都還要等對方把一整個句子都打完,才能回傳給我們。現在,Wave是當我們在打字的同時,對方螢幕也會直接一個字一個字的即時秀出,這樣有時候會快到你句子還沒講完,對方就已經開始回話。這樣即時的功能更貼近我們平常講話的速度,完全不需要等待。

  Google Wave是完全人性化的介面。我覺得現在很多新產品似乎都受到apple的影響,如果習慣使用mac系統的人,在過去或許會覺得很多介面都很陌生,但現在反而愈來愈多相似性的操作介面出現。過去我們使用email或Msn如果要加入照片,都還要開啟插入附件之類的,但現在只要把照片直接拉到Wave的編輯畫面,就可以了。請注意,你也可以直接在Wave做文字編輯或照片檔名編輯的動作;請注意,這些動作在Wave中都是即時的顯示,所以不只有你可以做這樣編輯的動作,對方也可以同時幫你做編輯的動作。舉例來說,你和女友的出遊照片要傳給其他朋友看,你和女友就可以同時一起做編輯的動作,分工合作,減少工作時間;當然,你們共同的朋友也是"即時"的觀看你們在修改的過程。

  Google Wave是即時線上翻譯秘書。Wave還有一個功能,可以做到即時的線上翻譯,而這功能被稱為Rosy。例如當你和你的外國客戶溝通時,你的英文不是很好,這時候就可以把Rosy加進你們雙方的Wave裡面(就像是使用msn把第三個人加進來一樣),當你打中文的時候,Wave除了會把你的中文即時秀在客戶那端,並且會即時做出翻譯功能。當然,Wave也有自動拼字與矯正功能,像如果你打英文句子時,裡面有些字拼錯,Wave除了像現有的提醒錯字與選字功能以外,有時候還會自動幫你做修正。

  也因為Wave的即時性,所以更新速度真的太快,有時候多方通話時,你還沒留神,原本的文章已經被回覆(被改掉)。所以Wave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叫Playback,在Wave上所有的動作與留言都會有記錄,使用Playback功能可以看到從頭到尾(從原始發出的文章,到目前的文章)所發生過的一舉一動。

  Wave的推出,幾乎可以把你現有使用的工具全部拋棄,而且還有厲害的功能,大家可以自己上去看一下影片的介紹,相信會對Wave發出讚嘆的驚訝聲。


相關資訊:
>> Google Wave介紹影片
>> T客邦 - 介紹Google Wave(中文)

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

一部足以顛覆你傳統思維的紀錄片 - Zeitgeist

  Zeitgeist這部影片我之前有稍微看過,而會把這部影片再度翻出來,是因為我上一篇文章剛好介紹到在Seattle的Zeitgeist Coffee,而Zeitgeist這單字也算蠻特別的,所以我馬上就聯想起這部紀錄片來。

 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,是從頭開始看,但是看了幾分鐘之後,我就直接關掉,原因是...實在拍攝的太沈悶。前面雖然是個起頭,但是對我來說是廢話連篇,對我這種沒有耐心的人來說,實在太過多餘。

  第二次我在打開來看時,我直接把它拉到中段去看(想說...就像聽歌也是先去聽個副歌),沒想到這段介紹的911大陰謀真的是立即take住我的目光。所以我是先看完Part2的911大陰謀之後,才去看其他的片段。

  這影片相當的長,並不是一般的短片而已,雖然內容很驚爆,但拍攝的手法很沈悶,幾度都看到快睡著,所以建議大家分段看、耐著性子看,不然...就不要看吧。影片分為兩部,一部是2007年版本,一部是2008年版本。

2007年影片內容分為:
Part 1 - 宗教
Part 2 - 911真面目
Part 3 - 中央銀行與金融家的野心

  Part 2和Part 3應該是大家都能收看的,而且兩者是有其因果關連性;但我個人覺得Part 3有點無聊,有點老生常談,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,也是一個大家都習慣去忽略的事實而已。至於Part 1,我比較推薦無神論朋友去觀看,除非你能拋開既有的宗教觀念(尤其是對耶穌基督),否則看了也是白看,只會讓你火冒三丈而已。我覺得宗教這種東西,如果對於已經著迷或是已經深陷不已的人,除非讓這群人死了吧,否則再怎麼講也沒有用。

  2008年影片的內容開始說明此影片的最大宗旨,就是在推廣一種新的時代進程,以科學為主軸的資源導向型經濟(Resource-Based Economy),而要推翻目前以金融貨幣體系為主的市場經濟架構。這個2008版本才真正進入到該紀錄片的核心價值,並且你才會開始了解為何會有此紀錄片誕生。

影片相關連結:
>> Zeitgeist官方網站
>> 2007版之繁體中文字幕
>> 2008版之繁體中文字幕


==  2011.08.01更新 ==
  2011年版本於年初推出,我覺得是真正點出目前世界上"真正的問題",尤其是影片最開始時,由紀錄片的導演Peter Joseph(也是時代運動發起人)親自講述的一段話,為影片最了最佳的序。尤其是他最後的一句:This shit is got to go,更表明了為何會有這一紀錄片和此運動的產生。

  當你看這版本時,如果看前半部十分鐘後你就覺得看不下去,你可以直接跳到影片第42分鐘處開始看,這邊開始在講市場經濟體系的問題。若還是看到快睡著,可以再跳到影片1小時9分鐘處開始看,這邊開始在講貨幣金融體系的問題。如果你還是覺得太悶,快要看不下去,那就再跳到影片1小時20分鐘處,這裡開始講為何現今的金融貨幣市場機制,會導致整個世界變成"不公平、不平等"的世界。這部份看完後,你就會了解,為何許多人死命的工作,到最後還是依然是愈做愈窮。

>> 2011版之繁體中文字幕


==  2012.03.30更新 ==
  時代精神運動(The Zeitgeist Movement)和金星計劃(The Venus Project)我已經持續關注了三年,我也非常支持這樣的理念與改革。或許這運動/計畫不是完美的(世上有什麼是完美的?又或者什麼才算"完美"?),但相較之下,確實是比現今的體制好的多。

  或許看完影片的人,會覺得就算看完,那又能夠改變什麼!當然,靠你、我、個人,肯定沒有辦法改變世界,但至少你會了解目前世界的體制是不可靠、不公平、有嚴重缺陷的、是需要被改變的,而當集合改變的力量夠了,我們都是push這改變的力量之一。我們不是都說"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",而這裡的"器",可以看成是"知識",當你先了解為何要改變現今體制的知識,等到改變的時機到了,改變的工具就已經在你的手中(腦中)。

如果你要了解什麼是"時代精神運動",請你看完以下的影片吧!
>> 時代精神運動指南 - The Zeitgeist Movement:Activist Orientation
>> 時代精神運動相關影片

結合藝術的咖啡店 - Zeitgeist Coffee

  Zeitgeist Coffee是一間很有個性的獨立咖啡店,在Seattle可以說是最有名的咖啡店之一。

  西雅圖可被視為一個咖啡的故鄉,許多目前知名的咖啡店,都是從這裡出發。不同於一般連鎖性質的Starbucks或Tully's Coffee,這裡無論空間、裝潢、風格、甚至於咖啡本身,都有其特別之處。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晚上,Zeitgeist Coffee會有一場"artwalk",大多是展示畫作或照片,並會持續在店內牆上展示一段時間。另外,這裡也會不定時的播放一些獨立製片的小電影,而整間咖啡店頓時間也會變成可容納50人的小電影院。

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

有家的味道的咖啡 - Coffeehouse Northwest

  家裡的咖啡,或許不是用最貴的豆子、不是請得過冠軍頭銜的咖啡師、不是富麗堂皇的裝潢,但它始終給人一種自在、舒服、溫馨的感覺,當然也是一種獨特的享受。



輕食餐廳 - Bluehour

  繁忙的生活、緊湊的節奏,常讓人感到瘋狂,或許只有中午用餐時,才能得到奢侈的寧靜,而這得來不易的片刻,不妨就浪費在Bluehour裡吧。


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西雅圖最有名的牛排館 - Metropolitan Grill


  為了在據點少到可憐的HSBC開戶,我必須專程從Portland開車上Seattle一趟;心想既然都要去Seattle了,那就要再找間牛排館來試試看吧,找著找著便查到這間Metropolitan Grill。看了網路上大家對這間的評價都很高,迴響也都不錯,應該至少是一個值得嘗試的牛排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