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推坑,好幾年前就想要寫,但一直覺得沒有長時間且完整的使用過,這樣寫出來並沒有太大意義。
不過每次用了幾年下來,真正可以寫一篇有說服力的使用心得時,產品差不多都已經停產了。
扣除掉淘汰的、不見的、丟掉的...,就介紹現在僅存的三款“趴牌筆電包”,這篇就當作是個回顧吧!
(首先!這篇回顧文,都是以筆電包為主,並不是登山健行用的!)
« Vertical Mass »
Patagonia背包產品線我不確定是從哪一年開始,但至少在2008年之前,它並不在我的裝備清單之中;在此之前,我的裝備清單只有Gregory、Osprey、Arc'teryx的筆電包。而08年的時候,我買了第一個Patagonia筆電包,叫做“Vertical Mass”,使用到現在2016年,都快要用十年了,除了內層脫焦以外,還是非常好用。
當初會買“Vertical Mass”,其實是先買了它的兄弟款斜肩筆電背包,叫做“Half Mass”,但實在受不了晃來晃去的斜肩包,所以就拿回去退掉,換成了“Vertical Mass”。
“Vertical Mass”使用1200丹尼布料的100%回收塑料製作,外表再加上DWR增強防潑水效果。最讓我感到意外的,是拉鍊上的塑膠拉環,居然沒有斷掉(Patagonia背包最爛的就是塑膠環,我後來的背包、行李箱、雪板袋,全部都斷了...),而且塑膠也沒有因為老化而黏黏的!怎麼環保材質用了八年還這麼強啊?!
背包正前方是一大條反光膠條,十足的單車客設計。背包前面的空間,拉鏈開口非常大,可以放非常多常常要使用的東西。有時候臨時要拿東西的時候,只要用右肩單肩背,背包順勢滑到前胸,左手拉開拉鍊,就可以馬上拿取物品。
另外,在背包右手處,有個小空間設計,裡面有簡易鉤環可以勾住鑰匙(可惜的是,雖然是扣環式設計,但如果能夠設計伸縮繩的扣鑰匙設計,這樣拉出來開完門之後,可以立刻又收回袋子內,減少鑰匙遺失的機會,而且更貼心方便),還有個小網袋可以裝東西(我以前是放iPod)。還有個提把設計,可以當成手提包來拿著。背包左手處則是放水壺的袋子。
背包的頂部有個提把,也有個小空間可以放東西。我以前是塞雨衣,因為Portland八個月天天都在下雨,雖然大部分都是下小雨,但有時下比較大也是要套件雨衣。
打開“Vertical Mass”,內部空間大約30公升的容量(H:51cm、W:33cm、D:14cm),裡面有個大彈性網袋可以裝物品(大部分都是放Bose QC25,話說這2004年買的耳機,用到現在已經12年了,除了小牛皮脫皮要換以外,還是依舊超耐用),還有個筆電專用袋,可以裝下17吋筆電。至於保護筆電的部分,我是覺得並沒有做到非常的好,基本上就是靠藏在背包夾層內薄薄的泡棉,上下左右都有,但在背包垂直放下的時候,絕對不能太大力,一定要輕輕放下,不然背包太軟,筆電很容易直接撞擊地板(尤其是背包裡面又沒有放東西的時候)。
如果不裝筆電,也可以裝水袋,出水管可以藏在肩帶內,在肩帶大約與肩膀齊的位置有一開口,出水口的位子設計非常理想。背後雖然沒有特殊背負系統設計(Patagonia的背負系統從以前到現在都很爛,不用有太高期待),但是前胸扣環是做成可上下移動調整位置,蠻不錯的。胸帶扣環式口哨式設計,如果外出不幸遇到色娘,可以立刻吹口哨呼救。
還有一點設計得非常聰明,就是筆電包還有腰帶的設計,這主要功能並不像登山背包是用來分配重量,但它可以將筆電包更牢固的固定在背部,在騎車的時候就很好用。但它聰明的不是腰帶的設計,而是有一個可以把腰帶藏起來的收納口,因為這條腰帶在90%的情況下都不會用到(甚至你會常常靠北為何要多這一條腰帶的設計),在空中甩來甩去的會很煩。
“Vertical Mass”的售價應該是在125美元,背包重量850公克。以上會用小朋友用具來拍照,不是要搞笑,而是它現在已經不是我主要的筆電包,但帶女兒出門的時候(國內),它是我的“多功能爸爸包”!
“Vertical Mass”雖然已經是八年前的老包,但所有設計以今日眼光來看,還是非常好用!在八年後的今天,我會給這筆電包90分的評價!
« Black Hole 35L »
Black Hole筆電包我覺得可列為趴牌這幾年經典作品。這系列最早並不是做成背包,而是做成超大型手提袋(duffel bag),明明不是很好拿,但老美非常喜歡這種超大袋子的設計(搞的每個人都像美國大兵)。後來拿同樣的防水布料,做成背包系列產品。
我是在2013年購買“Black Hole 35L”,當時主要是要去買Black Hole Wheeled Duffel 120L(有輪子的),“Black Hole 35L”只是順便。但這顆今年已經停產,去年Black Hole 32L推出的時候,就是要來取代35L。而當初買“Black Hole 35L”的價格是149美元,現在的Black Hole 32L也是賣149美元!
先來比較一下新舊款的差異,新設計真的有比較好嗎?
首先,“Black Hole 35L”原本柱狀的設計,被改成了雙扣環式掀蓋設計。我去商店試用了一下,覺得這樣的改變在使用上更不方便!光是那雙釦環設計,我就覺得超煩!以前“Black Hole 35L”只要拉鍊順著一打開頂袋,就可以伸手進去拿東西,現在變成要先開扣環,再開裡面拉鍊才能拿東西。而且Black Hole 32L的內側改成雙拉鍊式設計,好處是開口可以做到幾乎180度的全部敞開,但又不是攀岩背包,筆電包有需要開成這種程度嗎?我在試用的時候,原本想說可不可以偷懶只要開左邊的扣環就好,確實可以,單肩背、打開左側釦環、拉開拉鍊,就可以拿到東西,但卻拿不出筆電!因為筆電要從頂部的拉鍊打開(代表著雙扣環也都需要打開),才拿得出來。
我是今年去日本丸の内Patagonia,在店裡面逛了快兩個小時,在裡面試新產品、跟店員喇賽(都超級親切)、看書、餵奶(我女兒剛好醒來吵著要喝奶...)。當我把玩Black Hole 32L,一位店員過來問我覺得如何,我回說:這根本就是一個退步的設計!店員聽後大笑。
所以我衷心的建議大家,如果有考慮買Black Hole筆電包,如果要大容量,請去找看看有沒有舊款的“Black Hole 35L”可以買,或者買比較小容量的Black Hole 25L。順便一提,其實Black Hole 25L是最適合一般日常生活用途的筆電包容量,原本我自己也要買一個,但當時已經買太多東西,身上又已經兩個背包,還要背我女兒,後來又沒時間去逛Patagonia,只好以後再買~
另外,要特別注意的是可以裝筆電的尺寸~
Black Hole 25L:15吋
Black Hole 32L:15吋
Black Hole 35L:17吋
Black Hole 25L介紹影片:https://youtu.be/bz09Es_oDgk
Black Hole 32L介紹影片:https://youtu.be/WybMW4bSy28
Black Hole 35L介紹影片:https://youtu.be/_uZm5_hIT80
再回到“Black Hole 35L”身上吧!
Black Hole最大的賣點是在於它的防水性,1200丹尼聚酯纖維(使用50%的solution dyed環保染紡技術)與TPU膜貼合(其實看到這樣做,大概就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防水袋的概念,或是廉價的防水外套、雨褲之類的...),外面再加一層自家的Deluge DWR增強防潑水功能。當然啦,“Black Hole 35L”不是真正的防水袋,但它陪我度過許多大雨天,至少用到現在三年了,我的Macbook還是依舊沒壞掉。
“Black Hole 35L”幾乎沒有太大缺點可以挑惕,畢竟身為趴牌第一款防水筆電包,做的已經算是非常不錯。在筆電的保護上,背包後側貼背的軟墊因為加厚,所以相對於對筆電的保護也就更好,而且這樣背包比較不會軟趴趴的,比較好拿東西。不過Patagonia的背部排汗一直都是很爛,所以這樣做並不會有幫助,即便在上面做任何溝槽設計,都是雞肋(為何不把Osprey的airspeed偷來用勒...)。背包底部也有加厚,對於筆電直接觸底的機會也降低。內部袋子分隔的設計,放筆電、文件夾、文具都很方便。
要抱怨“Black Hole 35L”的話...
第一個是它頂袋拉鍊上的塑膠頭,可能Patagonia也接到很多抱怨,所以現在都已經把塑膠頭拿掉,只用單純使用繩子來綁拉鍊。但塑膠頭斷掉,只是在開啟的時候會比較難拉開(因為金屬拉鍊本來就長得比較短,繩子只是延伸它的長度),自己找條細繩綁一下就可以了。
第二個是,可能這背包長得太耐用,所以我也沒有很小心地使用它,導致側邊已經出現破洞。
第三個是TPU本身材質的問題,會因為紫外線造成聚氨酯光降解反應,受熱或酸性物質而加速變黃;而我的“Black Hole 35L”在第二年就已經出現這樣的狀況,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使用耐黃變劑?
不過,我還是會給“Black Hole 35L”90分的評價!
« Arbor 26L »
“Arbor”是我用過趴牌最不適合當作日常生活用的筆電包。
它可以裝下15吋筆電,但內層的聚酯纖維隔間,除了背後有一層薄薄的軟墊以外,其他方向對於筆電的保護都是非常的差。而這款式雙釦環掀蓋式的設計,就如同Black Hole 32L一樣,在開啟的時候就會增加麻煩,裡面開口則是用束帶取代拉鍊。因為主要空間除了一個筆電隔間以外,其他都沒有任何隔間設計,所以如果你還有其他物品要放,例如文具,就只能自己在找袋子裝。背包掀蓋是一個儲物袋設計,使用拉鏈開關,開口算很大,這邊當然也可以放文具或其他物品,但在實際使用上對我來說非常不方便,而且常常會有其他東西不幸掉落。而且如果掀蓋的空間放太多重物,背包就會有“垂頭”的機會,令我感到非常的困擾,我還是比較喜歡內層主空間有隔間的設計。
如果去細看它官網上對於這背包的註解,其實是賦予一個“多功能運動筆電包”的設計!尤其是下面這兩段...
“ This backpack’s main compartment closes with a large flap pocket and holds your inventory of everyday goods, from books, lunch and a shell to climbing shoes and chalk bag.”
“Accessory patches and a fixed webbing loop carry ice tools, crampons or a yoga pad.”
或許吧!如果你是剛接觸攀岩的人,或是去室內岩館,不需要自己帶太多裝備,只要帶雙岩鞋、吊帶、粉袋就可以出發,“Arbor”算是很適合。而且整個背包都是聚酯纖維,用髒了拿去洗,也很快乾。
對於“Arbor”...,我很難給評價,只能說它的用途太窄,如果要一般日常生活用,換別的筆電包吧!或者要碰到技術攀登部分,還是交給Black Diamond吧!雖然兩家已經沒有直接關係,但我認為Patagonia的產品方向,還是要朝休閒運動與旅行的方向走,BD繼續朝技術專業,兩者各別延續Yvon Chouinard爺爺的精神不是嗎?!